五帝钱文化 | 冗余困锁,放于红尘

 二维码

    天道有轮回,很多时候命运的轨迹只是交错那么一点点。看完《五帝钱》这本小说,我倒是颇有感悟。神即道,道即是法,敬畏天健地坤,执念道法自然,信诺天人合一,这是贯穿金庸小说的主题精神,也是《五帝钱》要启发读者的精神所在。

    道法求自然,其实不容易。其实当今每一部道法小说都在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拿《五帝钱》来说吧,这部小说设计了许多的人物场景,包括争斗的场面。值得借鉴的就是和金庸的小说一样,语到极致是平常”,我想到的是“情到极致是寻常”还有很多关于热爱的事。任何极致都会融进骨血成为惯常,成为定义自己的一部分。大约就像,一条生命的曲线里,某一终求得的极致不是异军突起的陡然,是趋于平和的纯粹。

    让我记忆犹新的场景就是杳冥命令下人摆阵,假的五帝钱让他险些丧命的场景,而后的杳冥更是化身道士下山的场景。小说描写摆阵的场景和骗取村长特别详细。然而最终都是不得善终。读过整本小说之后,愈发觉得蠹简《伤寒》济众生这句话是对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言不可治者 未得其术也。”

五帝钱其实就是“道法自然”的象征之物。道法合一,无非也就是整本小说要宣扬的理念。人之初,性本善。生而为人,必当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很多东西蒙蔽双眼而诛心。

    就像《五帝钱》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生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争夺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事物,最主要是改变自己的知见,从非正见中建立起正见。以前不知道什么是生死轮回,现在知道了,所以要善待人身。以前随意造业,把自己逼到地狱、饿鬼道中去。皈依之后最差也要到善道中去,更好的到净土中继续修行圆满,或即身成佛再也不用轮回。这就是我们皈依的目的。

    或许这是生命之“重”,前尘旧事皆是生活种种冗余困琐。道可道,非常道;未来道,未可言。心,情,念,微,放于红尘,即为加持。这也是《五帝钱》给我的启发。


文章分类: 五帝钱秘录读后感
五帝钱文化
官方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问卷调查